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逻辑研究

2025-11-25 09:07 10 浏览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逻辑研究

  摘 要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以人民为中心”成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根本立场,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公共卫生体系重塑的核心价值导向。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期待不断提升,健康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全生命周期特征,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必须突破传统以医疗服务为核心的供给逻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以公平为基础、以预防为主导、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现代卫生治理体系。“以人民为中心”要求卫生健康事业在制度供给、资源配置、服务模式和治理方式方面实现系统性变革,使健康服务更加公平可及,使人民获得持续的健康福祉。

  本文从人民至上的政治原则与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关系入手,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内涵及其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深刻影响,系统梳理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医防分治导致预防短板突出、资源配置不均衡影响服务公平性、基层能力薄弱制约健康服务供给、治理体系碎片化影响政策协同等。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路径,包括强化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医防融合、提高基层健康服务能力、优化资源结构、推进数字化治理、健全多元协同机制等,为构建现代化卫生健康事业体系提供系统化思路。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卫生健康事业;健康中国;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

  第一章 “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理论基础与时代意义

  1.1 “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政治基础与价值内涵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理念,其政治基础来自以人民利益为最高追求的治国理政原则。这一理念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福祉置于国家治理的优先位置。在卫生健康事业领域,这一理念要求政府在政策制定、制度供给和资源配置中始终以满足人民健康需求为核心,以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健康服务和健康权利作为根本目标,从而体现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和公平性。

  1.2 “以人民为中心”在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中的时代意蕴

  新时代我国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转换与经济结构转型使健康需求呈现明显变化。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从基本治疗需求向健康促进、慢病管理、康复护理、心理健康和长期照护等更高层次延伸,使卫生健康事业的服务逻辑必须从“疾病治理”扩展到“健康管理”。同时,公共卫生事件的反复出现使“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至上”的理念更加凸显,推动卫生事业发展从以机构为中心、以服务供给为核心向以人民体验、健康获得感和健康公平为核心转变。

  第二章 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2.1 医疗中心化倾向突出,健康治理功能不足

  现行卫生健康事业仍以医疗机构为中心,医疗资源过度集中于大医院,使卫生系统形成“重治疗、轻预防”的结构性问题。慢性病防控、健康促进和风险治理能力不足,使疾病负担持续增加,难以满足人民对健康管理的长期需求。

  2.2 医防分治削弱健康风险防控能力

  医防两套体系长期分割,导致公共卫生体系预警能力与医疗机构诊治能力之间缺乏有效衔接。重大疫情和慢性病管理中暴露的风险识别不敏感、响应不及时、资源协调不足等问题,反映出医防协同不足阻碍了卫生健康事业从疾病单点治理向健康全过程治理的转型。

  2.3 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公平性不足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卫生资源差距显著。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基层尤其是农村地区卫生资源不足,基层机构能力弱化,人民获得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存在明显差异。这种结构性不均阻碍卫生健康事业的公平发展。

  2.4 基层健康服务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多样化需求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设施、人才、服务能力等方面存在短板,使其难以承担健康管理、慢病控制和预防性服务的主要责任。基层供给能力弱导致健康服务体系难以形成预防为主的格局,人民健康需求难以在社区层面得到满足。

  2.5 治理体系碎片化影响制度协同与系统效能

  卫生健康事业涉及医疗、公共卫生、医保、药品监管、应急管理等多个部门,但制度之间职能交叉和协同不足问题突出。政策衔接不畅、信息壁垒存在、资源难以流动,导致卫生治理体系碎片化,不利于实现系统性改革和高效治理。

  第三章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基本逻辑

  3.1 从治疗导向向健康促进导向的逻辑转变

  卫生健康事业必须以增强人民健康获得感为核心,从以治疗疾病为主转向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并重的发展路径。健康促进逻辑强调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健康教育、早筛查和慢病管理减少疾病发生,使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够获得健康服务。

  3.2 从资源集中化向均衡可及化的逻辑转变

  以人民为中心要求卫生资源根据人民健康需求合理配置,使资源向基层、农村和弱势群体倾斜。资源均衡不仅包括医疗资源,还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促进资源和照护服务,使人民真正享有公平可及的健康保障。

  3.3 从部门治理向系统治理的逻辑转变

  人民健康涉及多部门、多系统,应推动卫生健康事业从部门治理走向多主体协同的系统治理。系统治理逻辑强调政策联动、制度贯通和资源整合,使健康治理能够覆盖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养老照护和应急管理等多个领域。

  3.4 从行政管理向数字化治理的逻辑转变

  数字化治理以数据驱动为核心,为卫生健康事业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治理方式。数字化能够显著提升风险监测、健康管理、资源调配和医疗服务的效率,使人民的健康服务体验更加便捷、公平和高质量。

  第四章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制度路径

  4.1 建设高质量公共卫生体系,夯实健康风险防控基础

  应强化国家公共卫生战略布局,提升疾控机构能力,构建灵敏的监测预警体系,使人民能够在风险萌芽阶段得到保护。公共卫生与医疗机构协同推进,将预防责任纳入医疗机构核心职能,形成全链条的健康风险治理体系。

  4.2 推动医防融合,构建全过程健康管理体系

  推进医防融合是实现人民健康中心目标的重要制度途径。应推动家庭医生制度、健康管理平台和慢病管理体系建设,使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实现信息互通和职能互补,为人民提供连续、综合和个性化的健康服务。

  4.3 强化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使服务更贴近人民需求

  应通过财政投入、人才支持和制度保障提升基层卫生机构能力,使基层承担健康管理、常见病治疗和慢病防控主责。医联体、医共体和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可促进优质资源下沉,使人民在家门口获得高质量服务。

  4.4 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服务体系整体效能

  应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与均衡布局,健全重大疾病救治体系,完善妇幼、老年、儿童、慢病等重点领域健康服务网络。通过优化资源结构,使健康服务体系更加符合人民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健康需求。

  4.5 推进数字化治理,提高健康服务的精准性与可及性

  应加快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健康数据共享和服务智能化,使人民能够便捷地获得在线问诊、远程医疗和智能监测等服务。数字化治理可增强健康预警能力,提高服务效率,是人民健康中心理念的重要技术支撑。

  4.6 完善多元协同机制,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健康事业格局

  人民健康事业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基层组织、学校、企业和家庭共同参与。应推动多主体协作机制建设,使健康促进、慢病防控和健康教育成为全社会共同任务,形成共建共享的健康治理格局。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是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逻辑。当前卫生健康事业仍存在医防分治、资源不均、基层能力不足和治理碎片化等问题,但通过系统性改革和制度创新,可以构建更加公平、高效、普惠的卫生健康体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逻辑要求卫生事业以满足人民健康需求为根本,以公平可及为原则,以高质量发展为方向,通过综合治理推动人民获得更高水平、更有质量的健康服务。

  5.2 政策建议

  应继续推进公共卫生体系重构,加强健康治理前瞻性;应推动医防融合,使健康服务链条更加完整;应加大基层建设力度,使服务更加贴近群众;应推动数字化改革,使治理更加现代化;应健全协同机制,使全社会共同参与健康事业的建设。通过这些措施,卫生健康事业能够真正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要求。

相关内容
  • 卫健委在贯彻“两个确立”中政治忠诚与政治执行力研究
    卫健委在贯彻“两个确立”中的政治忠诚与政治执行力研究摘要“两个确立”作为新时代党的重大政治成果,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确保国家战略部署有效实施的根本政治保证。卫健委作为卫生健康事业的主管部门,在维护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等重大任务中具有重要政治地位。政治忠诚与政治执行力既是卫健委机关建设的核心要求,也
  • “两个维护”引领的卫生健康领域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两个维护”引领的卫生健康领域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摘要“两个维护”是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最高政治原则,是确保全党行动统一、政治意志统一、步调一致前进的根本保证。在卫生健康领域,这一政治原则不仅是政治要求,更是推动制度改革、资源优化、队伍建设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动力。当前,卫生健康事业进入全面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阶段,公共卫生安全挑战与人
  • “两个确立”引领卫生健康队伍建设研究
    “两个确立”引领卫生健康队伍建设研究摘要“两个确立”是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原则上的最高遵循。卫生健康队伍作为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力量,其队伍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健康中国战略推进。本文从“两个确立”对卫生健康队伍政治建设、专业能力建设、组织体系建设和作风纪
  • 卫健系统重大任务执行中确保“两个维护”制度机制研究
    卫健系统重大任务执行中确保“两个维护”的制度机制研究摘要“两个维护”是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要求,是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的根本保证。卫健系统承担着关系国家安全与人民生命健康的关键任务,其重大任务执行情况直接体现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特别是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增多、医改任务持续深化、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推进
  • 卫健委在贯彻“两个确立”中的政治忠诚与政治执行力研究
    卫健委在贯彻“两个确立”中的政治忠诚与政治执行力研究摘要“两个确立”是新时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政治成果,是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根本政治保证。作为承担国家卫生健康决策落实、公共卫生治理、重大疫情防控以及健康中国战略推进的重要机构,卫健委在贯彻“两个确立”中具有特殊政治地位和重大政治责任。本研究围绕政治忠诚与政治执行力两个核
相关推荐
公务员文档
热门内容
  • 中医院网络部工作总结写作范文
    中医院网络部工作总结 本年度,在医院党委和院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网络部坚持以保障医院信息化安全稳定运行为核心任务,以优化服务质量、提升业务能力为关键抓手,紧紧围绕医
  • 50个金融科技选题
    50个金融科技选题一、数字金融与银行转型方向(10个)1. 数字金融发展如何影响农商行小微贷款发放?——以江苏江南农商银行为例方法:面板回归、倾向得分匹配(PSM)数据:江苏数字金融指数 + 行政区县小微贷款数据2. 移动支付渗透对商业银行存款迁移影响研究——以宁波银行为例方法:双重差分(DID)数据:地域移动支付使用率 + 银行存款结构数据3. 金融科技赋能银行运营效
  •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选题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选题,涵盖收入分配、共同富裕、二次分配、三次分配、收入差距、收入结构、区域差异、制度改革、政策评估、案例研究等多个方向可与财政学、经济学、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农村经济、劳动经济、税收等专业契合。一、收入分配总体制度改革方向(15个)1.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瓶颈与破解路径研究2. 收入分配结构优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机制3. 新
  • 金融科技领域分析模型
    金融科技(FinTech)领域常用的分析模型,涵盖风险管理、用户行为分析、反欺诈、信贷、支付、区块链、量化投资等多个模块,每个模型都给出用途、核心方法、适用场景,可用于论文写作、数据建模、项目分析或实务应用。金融科技相关分析模型一、风险管理类模型1. 信用评分模型(Credit Scoring Models)方法: Logistic回归、随机森林、XGBoost、LightGBM、神经网络用途: 信用风险评估、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粮食局选题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粮食局”的论文题目方向,覆盖粮食安全、仓储管理、粮食流通监管、粮食产业发展、粮食应急体系、数字粮仓等全部核心业务。A.粮食安全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方向(1—20)1.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粮食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2.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视角下粮食局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粮食监
  • 卫健委工作职责(医疗、公共卫生、人口健康、医改、健康中国战略、卫生治理体系选图
    “两个确立”“两个维护”“健康中国”“人口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顶层设计与战略擘画”“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并结合 卫健委工作职责(医疗、公共卫生、人口健康、医改、健康中国战略、卫生治理体系等)。A. 围绕“两个确立”“两个维护” 方向(1—15)1. “两个确立”引领下国家卫生健康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2. 在卫生健康领域坚定做到“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卫健委题目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卫健委论文题目方向,覆盖医疗治理、公共卫生、卫生监督、基层卫生、医改、医疗服务体系、数字健康等全部核心业务。A.医疗卫生治理体系现代化方向(1—25)1.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医疗卫生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2.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视角下卫健委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公立医院治理体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水产局”题目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水产局”的论文题目,覆盖治理现代化、渔业安全、数字化管理、生态养殖、海洋渔业、渔政执法等方向。A.水产治理体系现代化方向(1—20)1.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水产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2.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视角下水产局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水产行政执法体系建设研究4.党的二十届
  • 2026年最新金融科技选题推荐
    金融科技方向选题,涵盖:数字金融、金融科技监管、支付科技、区块链、人工智能风控、大数据征信、供应链金融、保险科技、量化金融、智能投顾、普惠金融、金融安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等方向。一、金融科技综合与数字金融方向(15题)1. 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缓释机制研究——基于区域异质性视角2. 金融科技赋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路径研究——以国有大行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农业局选题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农业局A.“四中全会精神+农业治理现代化方向”(1—20)1.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农业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2.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视域下农业局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强化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建设研究4.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引领农业治理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研究5.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
联系方式
  • 13384015218
  • 13384015218
  • hnks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