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浏览第四,政策资源协同要求财政、信息、人才、社会组织等资源实现共享与整合。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薄弱往往与资源配置分散有关。通过政策协同,可以打通部门之间的资源壁垒,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第五,政策结果协同要求以健康效果和公共价值作为评价标准,而不是以部门绩效为中心。结果导向评价机制能够促进部门在政策执行中形成内生动力,推动健康因素真正融入所有政策。
这些内在逻辑决定了政策协同必须建立在治理体系现代化基础上。协同治理不仅依赖行政命令,还依赖制度规则、组织架构、激励体系和信息平台的支撑。因此,要实现高水平政策协同,必须建立制度化、法治化、智能化的协同机制,使各部门在体系内发挥合力。
第四章加快建设健康中国背景下重大政策协同的重点路径
为实现健康中国建设的系统推进,需要构建覆盖政策制定、执行、保障和评估的全链条协同机制。主要路径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严格落实党领导下的政策协同体系。要建立中央统筹、省级协调、市县落实的政策协同链条,通过健康中国建设领导机构或专项协调机制,加强对重大政策的统一规划和统筹指导。要把健康目标纳入政府年度考核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使政策协同成为硬约束。
第二,构建“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制度框架。要在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更新、交通管理、学校教育、公共安全、生态治理等重大政策制定环节,实现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化。通过源头介入,提高健康因素在公共决策中的权重。
第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政策协同。要推动医防融合,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基层卫生体系的联动。要推动医保支付改革,使医保发挥促进健康行为的引导作用。要通过资源下沉和医共体建设,提升基层健康服务能力。
第四,推进数字健康平台的协同建设。要构建国家级和区域级健康数据平台,实现健康数据、医保数据、公共卫生数据、老龄健康数据的互联互通。数字平台不仅是信息系统,更是政策协同的重要工具,可为跨部门治理提供实时监测、证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第五,强化重大健康议题的跨部门联动。例如,在空气污染防治中要实现生态环境、交通管理、城市规划等部门的协同;在青少年健康促进中要实现教育系统、卫生系统、体育系统和社区治理的协同;在老龄健康问题上要实现民政、医保、人社、卫生健康等部门的协同。
第六,构建全民健康促进的社会协同体系。政策协同不仅发生在政府内部,也应包括社会力量、市场主体、专业机构、社区组织等共同参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政策激励和社会动员,使健康促进行动覆盖更多领域和人群。
第七,完善政策评估和反馈机制。要构建以健康结果和公共价值为导向的综合评估体系,通过跨部门评估和第三方评估,形成政策改进的闭环机制。
第五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加快建设健康中国背景下的重大政策协同,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健康中国建设本身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其推进需要政策之间的高度协同性。从前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健康中国建设面临复杂的社会结构变化和多领域治理挑战,传统的部门式治理方式难以适应,需要构建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协同的政策体系。第二,政策协同不足的核心问题在于目标不一致、资源分散、过程脱节、数字化不足和评估机制缺位。第三,加快政策协同需要从顶层设计、制度建设、技术平台、治理方式等多个层面入手,实现全链条协同。
基于上述结论,本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是强化党对健康中国建设的全面领导,将重大政策协同上升为制度性要求,使政策协同具备刚性。要充分发挥党委在整合资源、明确目标、优化机制方面的领导作用。
二是健全政策协同的制度框架,推动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在各类政策中落实,使健康因素进入规划、建设、监管等源头环节。
三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医防融合、三医联动、分级诊疗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使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协调、高效。
四是加强数字健康治理体系建设,通过全国统一的数据平台和标准体系,为政策协同提供信息支撑,提高决策依据的科学性和实时性。
五是提高基层执行能力,加强基层人才、经费、设施保障,使协同政策能够在基层落地。
六是构建多主体参与的健康促进体系,通过社会力量、行业组织、社区机构等共同推动健康治理现代化。
七是完善政策评估体系,通过第三方评估和跨部门评估机制,使政策协同形成闭环治理,提高政策有效性。
总之,重大政策协同是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新引擎,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通过加强政策协同机制的制度化、系统化和现代化建设,可以提升国家健康治理效能,为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善联.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取向与路径选择[J].中国卫生资源,2023,26(2):150-156.
[2]侯建军,任泽巍.健康中国战略下公共政策协同治理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2,15(10):12-20.
[3]刘远立.我国健康政策体系建设的协同逻辑与制度完善[J].行政管理改革,2023(04):72-80.
[4]王长军,李文辉.健康治理现代化的制度逻辑与实现路径[J].社会治理,2024(03):55-63.
[5]赵冬梅.新时代公共政策协同的机制困境与优化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3(08):89-96.
[6]徐阳春.数字健康治理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分析[J].情报杂志,2023,42(6):175-183.
[7]冯永成.重大卫生政策协同推进的制度重构[J].中国行政管理,2022(12):98-104.
[8]李琳.“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理念的中国实践[J].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23(2):44-56.
[9]吴晶.全民健康促进中的多主体协同机制探讨[J].中国卫生教育,2024,40(01):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