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浏览4.1.2 样本筛选与清洗
4.2 变量设定
4.2.1 被解释变量
数字支付参与(0/1)
数字投资参与(0/1)
数字信贷参与(0/1)
4.2.2 核心解释变量:家庭资产组合结构
流动性资产占比
固定资产占比
风险资产占比
金融资产占比
4.2.3 控制变量
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区域经济变量等。
4.3 模型构建
4.3.1 基准模型(Logit/Probit)
4.3.2 联立方程模型
(如三方程递进式 Logit 或 SEM)
4.3.3 路径依赖分析模型
4.3.4 稳健性检验模型
替代变量
IV(工具变量)
分组回归
第五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5.1 描述性统计
5.1.1 资产组合结构统计
5.1.2 数字金融参与深度分布
5.1.3 不同财富/资产结构组别差异
5.2 基准回归结果
5.2.1 资产组合结构对数字支付的影响
5.2.2 资产组合结构对数字投资的影响
5.2.3 资产组合结构对数字信贷的影响
5.3 联立分析结果
5.3.1 三方程估计结果
5.3.2 路径依赖效应检验
5.3.3 递进式参与机制解释
5.4 异质性分析
5.4.1 按财富分层
5.4.2 按城市化程度
5.4.3 按金融素养水平
5.5 稳健性检验
5.5.1 替代核心指标
5.5.2 工具变量法
5.5.3 模型替代检验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1.1 家庭资产组合结构深刻影响数字金融参与深度
6.1.2 支付—投资—信贷存在路径依赖
6.1.3 异质性显著
6.2 政策建议
6.2.1 推动数字金融产品与资产结构匹配
6.2.2 为风险偏好低的家庭提供稳健型数字投资工具
6.2.3 完善数字信贷风控以减少风险暴露
6.2.4 提升家庭资产配置能力与金融素养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6.3.1 数据局限
6.3.2 因果检验不足
6.3.3 未来可拓展长期动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