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浏览风险认知水平与数字投资参与概率的交互作用研究——基于风险偏好与损失厌恶测算的实证分析
摘要
在数字化投资快速普及的背景下,家庭投资者在数字理财、数字基金、智能投顾等产品中的参与行为呈现显著差异,而风险认知水平在解释这种差异中具有核心作用。现有研究多关注风险偏好或损失厌恶的单独影响,忽略了两者在风险认知框架中的交互机制。本文基于多维风险认知体系,构建“风险认知水平×行为偏好因素→数字投资参与”的分析模型,利用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通过风险偏好测算题与损失厌恶实验题构建投资者心理指数,量化风险认知水平对数字投资参与概率的影响,并检验交互效应。
研究发现:第一,风险认知水平能够显著提高数字投资参与概率,认知更准确的家庭更有可能使用数字基金、智能投顾、股票App等投资工具;第二,风险偏好与损失厌恶在风险认知与参与行为之间发挥重要的交互作用——高风险偏好能强化风险认知的正向作用,而强损失厌恶会削弱风险认知带来的参与意愿;第三,这种交互效应在低教育、低财富、年龄较大的群体中更为明显;第四,通过控制金融素养、数字技能与财富水平后,核心结论仍保持稳健。本文认为,应通过提升居民风险认知、设计适配性强的数字投资工具、完善适当性管理制度等路径,引导投资者做出理性和稳健的数字化投资决策。
关键词
风险认知;数字投资参与;风险偏好;损失厌恶;交互效应;行为金融学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数字投资快速发展与家庭参与行为差异
1.1.2风险认知在投资决策中的核心作用
1.1.3引入风险偏好与损失厌恶的重要性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理论意义:补充行为金融研究
1.2.2实践意义:促进理性投资与消费者保护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风险认知相关研究
1.3.2风险偏好、损失厌恶研究
1.3.3数字投资参与研究
1.3.4文献述评与研究创新点
1.4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研究内容框架
1.4.2研究方法(实验测算、Logit/Probit、交互模型)
1.4.3技术路线图
1.5研究创新点与可能不足
第二章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核心概念界定
2.1.1风险认知水平
2.1.2风险偏好
2.1.3损失厌恶
2.1.4数字投资参与概率
2.2理论基础
2.2.1行为金融学理论
2.2.2前景理论与价值函数
2.2.3金融决策的有限理性理论
2.2.4技术接受模型与数字金融行为理论
第三章风险认知、风险偏好与数字投资参与的作用机制分析
3.1风险认知水平的行为机制
3.1.1风险识别能力
3.1.2风险概率判断能力
3.1.3风险收益权衡能力
3.2风险偏好与损失厌恶的心理基础
3.2.1风险偏好的测度逻辑
3.2.2损失厌恶的行为特征
3.2.3二者与投资行为的关联
3.3风险认知×风险偏好×损失厌恶的交互机制
3.3.1风险偏好强化效应
3.3.2损失厌恶的抑制效应
3.3.3行为偏差与理性认知的竞争机制
3.4理论模型构建
3.4.1交互机制假设
3.4.2数字投资参与的行为决策模型
第四章数据来源、心理测算题设计与变量构建
4.1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4.1.1家庭金融调查数据
4.1.2数据清洗与样本筛选
4.2风险认知测算设计
4.2.1概率推断题
4.2.2典型风险场景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