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浏览金融科技(FinTech)领域常用的分析模型,涵盖风险管理、用户行为分析、反欺诈、信贷、支付、区块链、量化投资等多个模块,每个模型都给出用途、核心方法、适用场景,可用于论文写作、数据建模、项目分析或实务应用。
金融科技相关分析模型
一、风险管理类模型
1. 信用评分模型(Credit Scoring Models)
方法: Logistic回归、随机森林、XGBoost、LightGBM、神经网络
用途: 信用风险评估、风控评分卡、信贷审批
场景: 互联网小贷、银行零售信贷、消费金融
特点: 可解释性与预测能力兼顾
2. PD/LGD/EAD 三段式风险模型
PD(违约概率)
LGD(违约损失率)
EAD(违约暴露额)
用途:
银行资本计量(巴塞尔协议)
金融科技公司风控定价模型
3. 风险预警模型(Early Warning Models)
方法: Hochberg、Probit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机器学习模型
应用:
P2P风险监测
平台爆雷预警
企业经营风险预警
4. 信用违约模型(Credit Default Models)
结构方法: Merton模型、KMV模型
度量方法: CreditMetrics、CreditRisk+
用途: 金融科技资产证券化、ABS风控、信用债风险评估
二、反欺诈与异常检测类
5. 反欺诈模型(Fraud Detection Models)
技术:
异常检测(Isolation Forest、LOF)
图神经网络GNN(识别社交关系欺诈团伙)
序列模型(LSTM、Transformer检测操作行为轨迹)
场景: 支付欺诈、申请欺诈、羊毛党识别
6. 行为特征模型(Behavioral Biometrics)
分析指标: 操作轨迹、键盘节奏、设备指纹、GPS轨迹
用途: 支付风控、移动银行反欺诈
三、用户运营与营销分析模型
7. 用户生命周期价值模型(CLV)
方法: RFM模型、BG/NBD模型、Gamma-Gamma模型
用途: 精准营销、留存提升、用户细分
8. 用户分群模型(Customer Segmentation)
方法: K-means、GMM、层次聚类、LDA主题模型
场景: 互联网银行、支付平台、电商金融
9. 客户流失预测模型(Churn Prediction)
方法: XGBoost、SVM、深度学习
用途:
提前识别即将流失的用户
用户增长运营
四、支付与交易类模型
10. 支付风险评分模型(Payment Risk Scoring)
技术:
高频交易序列分析
交易网络图谱分析
应用: 支付反欺诈、转账风险识别
11. 动态限额模型(Dynamic Limit Modeling)
根据用户风险等级动态调整:
付款限额
提现限额
信贷额度
常用方法: 分层限额 + 风险阈值 + 历史行为窗口
五、量化投资与金融市场建模
12. 因子模型(Factor Models)
模型: CAPM、Fama-French三因子、Carhart四因子、多因子模型
用途: 股票收益归因、量化策略构建